行业洞见

Our Insights

翻译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是时代之需

2025-07-03

在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竞争空前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的今天,翻译行业要顺应发展潮流、响应时代之需,全面加强数字化发展布局,探索技术赋能翻译行业健康发展新路径。

一、翻译是国际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国际传播工作的时代使命和目标任务。2023 年 10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在当今开放、多元、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迫切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创新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准确传神的翻译介绍,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对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很有意义。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沟通的桥梁纽带,在推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推动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新时代翻译工作的首要职责使命。

新技术为翻译行业带来发展新动力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影响,各种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面对新形势,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部署,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时代”。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也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2022 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在智能问答、多模态翻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把握新科技革命浪潮,加快翻译领域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对推动我国翻译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翻译行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行业各方应携手推动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翻译、翻译语料库和术语库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革新,打造融合最新技术发展、符合实践需求的智能翻译管理平台,促进新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落地,不断提升我国翻译行业技术应用水平。

人机协作构建翻译工作新模式

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赋能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已是时代之需。根据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在参与调研的翻译企业中,2023 年有 52.9% 的项目使用了机器翻译。在许多大规模翻译项目中,计算机辅助翻译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翻译质量和效率。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的《2023 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核验指标体系》中,“翻译技术应用”被纳入“课程教学”的核验内容。翻译人才培养单位更加注重培养具有良好翻译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始加强对翻译技术实操能力的训练。

随着翻译行业人机协作发展模式愈发明确,行业各方应切实深化政产学研用主体联动,促进跨领域、跨学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助力跨语言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以中文为核心的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将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最大增量”,让科学技术的智慧之光与人类主体的理性之光在新时代翻译行业交相辉映,加速推动翻译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探索中国翻译事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本文来源:《2024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发展与应用蓝皮书》